肩部疾病
肩關節粘連性關節曩炎 又稱『冷凍肩』(五十肩)
本文介紹了肩關節粘連性關節囊炎(冷凍肩/五十肩)的病因、症狀、診斷、三階段病程與常見治療方式,幫助患者理解病情與復原過程。

林敬興 醫師
2025年07月12日

肩關節粘連性關節曩炎 又稱『冷凍肩』(五十肩)
『冷凍肩』也稱為沾黏性關節囊炎,民間亦稱為『五十肩』,是常見的肩部問題。關節囊攣縮是肩關節內層的炎症。然後肩關節疼痛和活動範圍減小,無法舉起手臂並向後轉等,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。
『冷凍肩』由 Dr. Codman 於 1934 年開始稱呼定義,現在是使用最廣泛的名稱。中國人稱它為「五十肩」,因為這疾病問題最常見於 50 歲左右。
大多數肩部僵硬病例發生在 40 至 60 歲之間。肩關節粘連性關節曩炎『冷凍肩』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見,而且常見於糖尿病、內分泌異常疾病等患者。
身體解剖
肩關節是由三塊骨頭『肱骨、肩胛骨和鎖骨』組成的“球窩型關節”。上臂骨附著在肩胛骨的“窩”上。韌帶、旋轉肌、關節囊等保持關節穩定。肩關節中的關節液,這使得肩關節像潤滑液一樣更容易活動。

原因
『冷凍肩』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。一些患者有輕微的肩部受傷或拉傷開始。不過,也有部分患者沒有受傷。『冷凍肩』可分為「原發性」和「次發性」。原發性可能原因不明的「關節曩炎」造成關節僵硬。
『冷凍肩』常發生在糖尿病患者中,兩邊比較常見。『冷凍肩』發生在 10–20% 的糖尿病患者中,需要注射胰島素的人的發病率更高。其他疾病,如甲狀腺疾病、甲狀腺功能減退、甲狀腺功能亢進、帕金森病和心臟病,更容易發生。
肩部夾擠症候群(肩峰下夾症候群)、肩旋轉肌袖肌腱炎、肩旋轉肌袖撕裂、鈣化性肌腱炎、二頭肌腱炎、肩部受傷、關節唇撕裂傷等多種原因也造成『冷凍肩』。肩部周圍骨折、脫位或其他損傷而在一段時間內不能活動,則可能是肩關節僵硬。

症狀
大多數患者年齡在 40–60 歲,通常是肩部輕微到激烈疼痛,有時抽痛或晚上劇痛等。疼痛通常在外肩部,有時在上臂。
手舉不高卡住,無法梳頭髮,手內轉困難可能會導致上廁所後清潔問題。晚上睡覺或躺下時會更痛,夜晚天氣冷的時候,疼得更厲害。嚴重者手部無法活動,吃喝都困難。
症狀可分為三個階段:
第 1 階段:凍結期 Freezing stage
在「凍結」階段,疼痛逐漸加重。隨著疼痛加劇,肩部運動變得更加困難。冰點通常為 6 週至 9 個月。
第 2 階段:冷凍期 Frozen stage
疼痛可能會減輕。在這個階段,疼痛有所改善,但肩關節仍然僵硬。在四到六個月內,日常活動可能非常困難。
第 3 階段:解凍期(恢復期)Thawing stage
在此期間肩部症狀有所改善。完全恢復通常需要六個月到兩年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,復健可以加快恢復速度。
影像學檢查
在次發性關節囊粘連的情況下,應仔細調查病因。肩部 X 光可發現肩部夾擠症候群或肩峰骨刺等骨骼問題,鈣化肌腱炎。
超音波檢查可顯示肩袖肌腱炎、肩袖撕裂和肱二頭肌肌腱炎等。
核磁共振 (MRI) 是最好的標準黃金成像,可以檢測到大多數肩部問題。但是由於成本高,沒有必要進行時應不安排此類檢查。應由專科醫師進行檢查,並且僅在必要時進行。
治療
「原發性」肩部拉傷可持續一到三年,但通常可以自行治愈。治療的關鍵是減輕疼痛並恢復肩部活動能力及功能。
但是,對於「次發性冷凍肩」時查出病因,並應進行治療原因,可避免更嚴重的併發症。
非手術治療
藥物治療: 給予鎮痛劑或消炎藥以減輕疼痛。
非類固醇抗炎藥: 像阿司匹林和克他服寧這類的藥物可以減輕疼痛和腫脹感。
類固醇注射: 一種強效的抗炎藥物,可直接注入肩關節。但不建議過於頻繁地注射,因為它會損壞肩關節的軟骨。
物理治療: 物理治療復健將有助於改善肩部運動,可在診所、醫院或家中自我進行。
關節囊擴張術: 如果用其他非手術方法症狀沒有改善,有些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此術。將大量生理鹽水注入肩關節以擴大肩關節囊,改善因沾黏造成的症狀。
麻醉下關節授動術(MUA): 一般在手術房內進行,麻醉醫師在進行麻醉時可能需監測患者生命體徵記錄。過程只需幾分鐘,但需要觀察約一小時。無需住院,術後復健更輕鬆,疼痛減少更舒適,幫助更快改善肩部運動。
手術治療
如果以上方法無效並且症狀惡化影響日常生活,或為「次發性粘連性關節囊炎」,則可能需考慮進行關節鏡手術治療。

肩關節鏡手術是目前常見的治療方式之一,使用鉛筆大小的器械,在肩部做一個約 0.5 公分的小切口。此術式對其他肌肉損傷較小,術後疼痛輕微,康復迅速。
恢復
適當的復健訓練是必要且重要的。「原發性關節囊炎」通常在手術後持續 6 週至 3 個月需要復健治療。
手術與康復的持續時間取決於原因,患者正確且努力的復健對康復有很大的幫助。